[攝影觀念]「光圈先決」、「快門先決」

剛入門單眼相機,最先接觸到的,就是「光圈先決」與「快門先決」,

所謂的「先決」,意思就是說:你設定了什麼參數,其他參數就會跟著自動調整。

 

比如說,當我們選擇「光圈先決」時,相機將依照你所設定的光圈值自動決定快門值、ISO感光度為多少。

 

反之,當我們選擇「快門先決」時,相機將依照你所設定的快門值自動決定出最適合的光圈值、ISO感光度為多少,

 

 

「光圈先決(Av)」模式適合拿來拍有淺景深的人像照,

只要調整至光圈先決,把光圈盡量開大,讓被攝物體與背景保留一段距離後,就可以拍出淺景深的效果。

 

「快門先決(Tv)」模式適合拿來拍攝高速移動的物體,

當物體移動很快、會有糊掉、手震的疑慮時,拉高快門(但也要兼顧光線),較容易拍出成功清晰的畫面。

 

 

 

還有一個「M (手動)」模式,使用者可自己分別決定光圈、快門、ISO 感光度等數值,

這個模式比較適合表演舞台或光線穩定的進階使用者。

 

拍夜景時,如果有腳架是最好的,

如果沒腳架卻硬要拍,只能嘗試拉高 ISO 值,增加一些快門,並相對開大一點的光圈來拍攝,

而不同的相機,對於高 ISO 值(大於 800)的影像處理能力相差甚大,

拉高 ISO 除了具有擷取進 CCD 的影像變多的好處壞,還有大幅增加雜點的大缺點,

如何取得最佳影像,好像是我最需要去嘗試、習得的經驗值。

景深

今天在別人的Blog中看到專業的攝影介紹,
懂了所謂「淺景深」的意思,也知道該怎麼拍出淺景深的照片,
原本以為我這種消費機,應該沒辦法像那些可以調光圈、快門先決的好相機,
只能靠Photoshop後製,才有辦法「修」出有淺景深的照片,
上次跟家人去嘉義農場玩,拍出了這一張照片,

我一回到家、把照片傳到電腦上,一看到這張,
居然有淺景深,而且感覺好棒,整個嚇一跳,不過後來再也沒測出怎麼拍了,
到那Blog學了點東西回來,下次應該可以隨心所欲地拍出漂亮的照片了吧。

普通的植物,鏡頭下的感動

這張是昨天回台南,跟家人去嘉義農場時拍的,

不是什麼名貴的鏡頭,也不是什麼多好的技術,

居然拍的出這種…像是有淺景深的照片,

其他有家人的照片我也很喜歡,拍了好多好棒的照片!

它也是我現在的桌布^^

拍照的中繼心得

 

在Dcview逛了一陣子,
對拍出好的風景照的嚮往只有大伏增加、沒有減少,
在看了286的窩的文章和他的想法,
以及一些常逛的Blog朋友的想法和我的經驗後,有點受影響,

我發現,風景再拍,也就那樣而已,
不同的是,拍人、拍一些亂拍、隨拍,沒有擺好pose、取好景的照片,
在過一陣子、幾天、幾月之後,再拿照片來看,會在裡面找到感動,
我的拍照目的是為了在裡面找到感動,
也許一年、五年、十年後,在一疊照片堆裡,突然對某張照片感動、發笑,那就很值得了,
照相機的發明,方便人們記錄生活,記錄風景,記錄人文,
未來,我將把照相的重心轉往人文(家人、朋友)、歷史的方向,
不過…在路上突然拿起相機隨便亂拍的勇氣,我非常缺乏…囧

Digital IXUS V3

Digital IXUS V3

很早以前就想要買一台數位相機了,

礙於價錢太高,我只好買一台傻瓜相機來學著拍,

過年期間在大潤發看到數位相機的特價,我整個心動:只有三千左右

天知道那時我有多麼衝動想要直接買下(不過後來連摸機子都沒摸過)。

後來上PTT的DC相關看板(DC、DC_shopping),發現…不適合我,

就像朋友jo提過的:「不要太常看這種引誘人去敗家的文章」,

那裡的文章裡的DC的價格太高,都是現今主流的相機,

我不需要那麼高的硬體需求,為什麼要花錢讓廠商賺呢?

最後參考DCview這個好網站的各方資訊和使用評價,買下這台,

搭配所有配備,$4300左右,

「過時的機子了」,我曾經這樣想過,

在看過它拍出來的照片後,我就不再這麼想了,

相機的牌子裡,還是Canon拍出來的照片的色調我最喜歡,

而當初挑相機時,這台是十幾台中的其中一個選項,

比較很多之後的結果,證明…沒有做白工,現在真的很滿意這台^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