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總歸這兩句話,其實要告誡所有人,關心幫助一個人時,要分清楚導致他「可憐」的原因,要先釐清對方是裝可憐博取同情,還是真的有實際困難,不要濫發善心,對待可恨之人,也不要過於同情,因為很多可恨之人多數喜歡怨天尤人,可悲也多是咎由自取。

每個社會新聞事件中,有人出事,大家就總是喜歡挖掘背後的原因,如一個人殺人,是非常可恨的,但探究背後原因,總會有些故事、都有不為人知的苦楚,可能小時候受到不公正對待,可能因為債務糾紛,可能生活不下去等等原因,這是可悲之苦,但也是不值得同情的。

[文學]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出自唐代詩人元稹的作品《遣悲懷》,其由三首七言律詩組成,內容是在傷悼作者的已故妻子。而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話出自三首中的第二首: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前面三句不重要,可以直接看最後一句: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講白話點就是:「我知道夫妻離別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恨,但發生在歷經過貧困的夫妻身上又顯得更加悲哀。

這裡貧賤夫妻指的是一起經歷過貧困生活的配偶;百事可解釋為夫妻一起度過時發生的事或是死去伴侶留下的所有事物。總而言之這個東西絕對不是一句夫妻沒錢就可以完整表達的,真正彼此間有愛的夫妻才不需要用錢維持關係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