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太歲是什麼

要講太歲之前,就要講到古人的觀星演化
看天空的時候,最亮的當然是太陽和月亮
但除了太陽和月亮之外,第三亮的星星是哪一顆
如果你心裡冒出來的名字是什麼天狼星、南門二或北斗星這些那就錯了
其實除了月亮和太陽,天上最亮的就是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這些行星
光看命名風格也就能知道
金、木、火、水、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這正常人類只要稍微動點腦就一定能發現絕對不是同一組人取的名字
金木水火土一定是東方人取的,其他什麼王的一定是西方人取的,
明明都是行星,為什麼五行星是東方名字,其他明星是西方名字呢?
就是因為這五行星很亮,古人早就發現了
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中對應五行,把他們簡化為金木水火填(土)星

所以古人很早就發現木星這顆天體,並且他轉一圈大約正好是12年
所以就把他取名為歲星
之後因為木星顏色青綠,司馬遷就把它叫做木星
木星轉一圈是12年、一年又剛好有12個月
所以12這個數就被稱為天之大數
有了木星這個指標,古人就可以利用木星把天空分成12等分
進一步制定曆法、紀年、時辰、生肖等
但後來古人很快就發現木星轉一圈不是剛好12年,而稍微小
因此為了更準確的紀年,就製造一顆假想的星體,就叫太歲
因為是假想的,所以要他怎麼準確就怎麼準確
古人就把太歲公轉一圈的時間訂為剛好12年,
紀年法也從木星紀年法變成太歲紀年法
但是太歲紀年法的命名非常複雜
所以後來又演化成干支紀年法
比如閼逢+困敦 = 甲子
有可能干支紀年法還是太複雜,所以才產生出生肖
因為太歲一周是12年,所以有12生肖
除了本命生肖之外
正對著本命生肖的就叫正沖
左右兩個就叫偏沖,

但這沖到底是怎麼個沖法就眾說紛紜了
戰國以前認為太歲是凶神
漢則是一個非常迷信五行、天人感應、鬼神之說的朝代
漢朝時期把太歲定義為高級守護神之後就一直演變至今
再回到問題本身
如果理解了太歲的一整個演化史
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這個神是怎麼樣無中生有被創造出來
所謂的安太歲當然也就只能是智商稅了。

<轉錄自 PTT 高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