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橄欖油怎麼挑 – 維基百科重點摘要

橄欖油重點摘要:
游離脂肪酸:
油品經過加熱、光害、氧化之後,
游離脂肪酸的比率會增加。酸價低於 0.8 才可稱為冷壓初榨橄欖油。

有害溶媒

由於
本身的味道、色澤、香味不足、或是直接由果渣煉 油,則必須加有害溶媒,將殘餘的油分溶解出來。
大多數資料指出,難以/無法100%去除這些有害溶媒。

橄欖油分級:
「初榨橄欖油」優於「純淨橄欖油」、「純淨橄欖 油」、「橄欖油」、「橄欖渣油」、「淡橄欖油」,
「橄欖油」、「橄欖渣油」
在製造過程中會 加上有害溶媒(例如:正己烷)。

英文標示:
Extra Virgin」優於「Pure Olive Oil」、「Olive Oil」、 「Olive Pomace Oil」、「Extra Light」,
「橄欖油」、「橄欖渣油」在製造過程中會加上有害溶媒(例如:正己烷)

<維基百科摘錄資料>

橄欖油等級和分類

  • 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這是最上等的橄欖油。它是從上等橄欖榨取而成的,無需用溶媒提取。一般稱為「冷壓初榨橄欖油」, 因為它是在室溫下榨取出來的 (稱冷壓 Cold Press)。它含游離 脂肪酸極低,在歐盟的標準中,酸價低於0.8才可稱為冷壓初榨橄欖油。這種脂 肪酸能破壞橄欖油的味道。初搾橄欖油味道芳香,種類繁多。

  • 純 淨橄欖油Pure Olive Oil):跟初搾橄欖油的製法一樣,但它含有較多游離脂肪酸。

  • 橄欖油Olive Oil):某些「低溫榨油」因含酸量高,加上本身的味道、色澤或香味不足,以致不宜食用。製造商於是加上溶媒,以 精煉這類橄欖油。隨後再加熱而將溶媒清 除。以這個方法所製的油大致上已無色無味。這種精煉再與優質的純淨橄欖油混合。製造商以往把這類混合油標明為「純橄欖油」出售,但自1991年起已停止使 用這個名稱。現在一律簡稱為「橄欖油」。

  • 橄欖渣油Olive Pomace Oil):橄欖經過機械和人工處理後,其中的油分和水分均已提取出來,最後只剩下果渣。使用溶媒能夠從果渣中抽出額外的油分,這種油不能視為橄 欖油,因為缺乏有益成分、但至少保有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特色;若精鍊處理不佳,則會有有害溶媒殘留等問題。這類油再經精煉後,便會 與較優質的純淨橄欖油混合,有些國家認為這只能用在工業用途。

  • 淡橄欖油Extra Light):它不屬於橄欖油等級的一種。它其實是由精煉橄欖油與少量純淨橄欖油混合而成的。它之所謂「淡」與油 中的脂肪含量沒有多大關係,因為橄欖油全部都是脂肪。淡橄欖油在色澤、香味和味道方面都略遜一籌。
  • 橄 欖油經過冷藏後,它的色澤便會變得濃濁。這並非油質有甚麼損壞;它只需在正常的室溫下,很快便會清澈起來的。事實上,橄欖油可以存放 數月而無需冷藏。
  • 橄 欖油的保質期為18個月。
  • 橄 欖油應該存放在陰涼的地方,以免營養成分被強光破壞。
  • 橄 欖油用於煎炸超過一次,當中的抗氧化物就會流失。
  • 長 時間食用橄欖油才能獲得對健康的益處。
  • 用 橄欖油烹調地中海風味菜肴(以魚和蔬果為主要材料),橄欖油的益處就會更顯著。
  • 不 同等級橄欖油有不同冒煙點,宜加考慮用於合適烹調法。例如,初搾冷壓特級純橄欖油(cold- pressed Extra Virgin Olive Oil)宜用於 歐美蔬果沙拉(蔬果沙拉);蒸煮可用純橄欖油。

Reference:
這些食用油「專有名 詞」教我們的事

橄欖油維基百科

最低等級橄欖 油 常吃傷肝腎

食 用油

[食記/早餐] 嘉義世賢路早餐店的懷念

剛畢業的那陣子時,輾轉回到了母校的嘉義市工作,

住在世賢路上,雖然很長,早餐店其實蠻少的,
所以我在買水的來回路程中,就會順便在附近找一下早餐店,

然後,自然而然地發現了公寓附近的這家早餐店了,

離開嘉義兩年多,我身邊的人事物變化了好多,
原有的女朋友離開了,我的工作換了,際遇與收入改善了,金錢上的壓力變小了,
回來一看,發現這家我愛吃的海苔飯捲,居然倒了…

隨著一家一家熟悉店家的倒閉,走在路上的感覺相當複雜,
還好,這家早餐店還保有當初的原貌,

我們點了早餐來吃,我也點了一如既往的蛋餅、玉米濃湯來吃,

上次,我在這裡吃的時候,是好久以前囉…
那時候我的收入普通,不好不壞,扣掉房租、水電、生活用品、飲食,勉強地龜速存錢,
感覺好遙遠呢,那時,只要不談婚姻、不吵架,每個月存的幾千塊,也是毫無壓力的感覺。

反觀現在,
雖然現在住家裡、沒了房租,也少了自己煮飯較省錢的優點,
因為工作的急迫需求,多了車子,自然而然地多了貸款、保養、油錢,
薪水是多了一些,但存的錢並沒有增加多少,還常常是負的,
真是奇妙啊…

雖然是多了一台車子,與上下班的安全、舒適。

我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了呢?
原因仍然是,實際存的錢,真的跟我以前夢想的,很不成比例呢。
簡直連一半都不到..

[電影心得] 台南華納威秀 – 「看見台灣」觀後感/批評

看見台灣

從單眼相機控的角度來看,這部片的畫質、景深,真的是超級讚,

色彩很優美,無奈華納威秀的音樂放太大聲,看得很痛苦。

2

 

看完了這部片,有一種草草結束的感覺,

風景很美,也不意外地提出了環保的議題,

對我而言,這跟流浪狗的議題一樣,都讓我產生威力相當的矛盾。

 

而整部片,最讓我氣憤的是「我們不要只會怪天、怪政府」。

 

水泥:

是人就要住房子,尤其是在這有風有雨、又潮溼的海島型氣候的台灣上,不用水泥蓋房子,要用什麼?

用茅草,風一吹、房子就倒,

用木頭,既昂貴、易腐又不環保,屆時砍了更多的樹,趕不上造林的速度,對生態又是一大危機,

要住水泥房,就必須要生產水泥,就必須開挖,不是嗎?

 

的確,約一半的產量為外銷,真的是蠻誇張的一件事,

那麼…要立法規定嗎?誰能立法呢?政府的立法委員們。

 

不管用哪一種材料來當建材,在大量需求之下,建材的大量開採,是必要的事,

私以為,只要合法開採、不破壞地形引發安全問題,都不算是「惡」。

 

農業:

食品安全,是最近最大的議題,片中亦有拍攝到農夫撒農藥的情景,

照農藥使用說明、合理地使用的話,農藥殘留會是相當地少、甚至沒有,

大幅提升產量,必須依賴農民素質與收益的提升,

多少農民,為了大中盤商操控的每日菜價,搶高價而提早收割,不管農藥殘留問題?

誰能查這些盤商?不是政府,是什麼?

 

工業污染:

空拍到許多工業污染、違法排到河流的景色,

我們不得不要問,相關負責機關,在哪裡?

為什麼許多明顯有重大污染的違法排放,或是違法燃燒,公務員來稽查就是查不到?

在這個人人自危、飯碗隨時不保的時代,誰能、誰敢跟財團對抗?

不是台灣政府,是什麼?

 

山坡地開發:

鬼島台灣法令,對山坡地開發有嚴格的規定,為什麼財團可以在山上蓋一片房子、甚至是一半個山的高級社區?

不是有高官當靠山,讓稽查人員連查都不敢查,難不成是一般市井人民?

相關單位到哪裡去了?市府人員到哪裡去了?

 

整部片,最讓我氣憤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不要只會怪天、怪政府」,

這些對地貌進行大變化的,只有大財團做的到,只有政府管的了。

 不怪政府,難不成要怪自己嗎?

 

並不是不愛這部片,就不愛台灣。

為什麼看完到現在,約一個禮拜的日子了,我想到還是會生氣?就是因為愛台灣。

 

看見台灣預告片